秦跃晋:对长治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思考
阅读 852  ·  发布日期 2011-02-28
秦跃晋:对长治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国务院宣布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我省重新奏响“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涅槃升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长治市作为全省试验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怎样抓住并用好这些机遇,做到“转得快”、“转得准”、“转得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下面,试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在“转得快”上凝聚共识
    世界公认的经营大师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竞争靠质量,90年代的经济竞争靠流程优化,21世纪的经济竞争靠速度。市场机遇稍纵即逝,速度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竞争优势、赢得发展先机的内在要求。对此,我们在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跑道上,正在经历“大浪淘沙”和“优胜劣汰”的洗礼,容不得 “一看、二慢、三通过”, 必须加快对政策的反应速度,在“转得快”上形成共识,从而避免长治一次又一次“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不良后果。
    (一)能源和环境的硬约束倒逼经济转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50﹪,一次能源非化石比率达到15﹪。这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落到山西,包括长治头上的任务非常艰巨。2009年,全省GDP占全国的2.2﹪,而能源消耗却占到4.3﹪。其中,长治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高碳”占绝对统治地位。故此,袁纯清书记指出,山西“煤炭产能扩张有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边际效应递减。”必须“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型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二)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经济转型。正在全球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突出表现在新能源发展、新材料开发、生物科学进步、信息技术突破等方面,这必将引发一批高速度、长周期增长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也将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在展开激烈的角逐,谁抓得早,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处于有利位置。如果行动迟缓、拖拖拉拉,就会丧失机遇和主动权。这样的例证在山西及长治的经济发展史上,可说是举不胜举。面对这样的态势和历史经验,我们必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劲头,紧紧抓住国家赋予我省试验区的机遇,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要求的:“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起得早,更要动得快,抢时间、争速度,抓项目、上水平,以求抢占研发和市场制高点,争取在新一轮较量经济变革中成为后来居上的强者。
    (三)国内外环境变化有利于经济转型。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全球产业大调整大重组大变革,不仅制造业转移的趋势没有改变,同时出现跨国企业研发、生产和服务外包等加快转移的新趋势,引进技术和设备成本也明显降低,这为我们推动经济转型、加快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将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来我省我市寻求商机,这为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一定要抓住并用好这些机遇和政策,真正把山西及长治打造成投资者的沃土,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以时间争空间,做到早行动,早主动,早受益。
    二、在“转得准”上狠下工夫
    对山西转型发展,袁纯清书记提出了四个重点: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四个重点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是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具体到长治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贯彻落实中应该把握的要点是: 
    1.工业新型化主要着力于三大板块,即: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跟进和壮大。
    新兴产业是经济转型的接续产业,潜力大、成长快、爆发力强、附加值高。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立足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我认为,长治要重点建设七大新兴产业工程:一是新能源工程。重点抓好以潞安集团540万吨煤基合成油、20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为代表的煤炭深加工和转化项目,以黎城县5GW、潞安集团1GW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板项目;二是新材料工程。重点围绕工业硅、磁性材料和粉末合金3大系列产品,抓好黎城县1万吨多晶硅,潞安集团5000吨多晶硅,黎城县10万吨粉末合金、10万吨聚合铝,沁源县阻燃器,长治县1万吨钕铁硼,武乡县8万吨镁合金项目;三是LED光电工程。重点抓好以长治高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龙头的LED光电产业园区,打造LED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电视背光模组——照明产品等组成的产业链;四是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工程。重点抓好成功集团30万辆微型汽车、三元集团5万辆重型卡车、清华机械厂1500辆清洁车、北方惠丰240辆特种汽车以及平顺县10万吨汽车铸件、武乡县3万吨汽车铸件等项目;五是装备制造工程。重点抓好以首钢长钢公司的数控弯管机、防爆电机公司的风能发动机和潜水发动机等项目;六是新医药工程。重点抓好康宝制药的基因工程疫苗、血液制品,振东制药的国家专利中药针剂、片剂,太行药业的现代化中药提取工程等;七是食品开发工程。重点抓好万吨小米、万吨核桃、5万吨麦芽、10万吨葡萄糖和功能食品等项目。
    传统产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除了一些因资源枯竭而退出历史舞台外,并不会因经济转型而成为终结者,相反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传统产业会在经济转型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改造和提升。为此,我们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重点推进71座煤矿改造升级、超高压输变电和智能电网工程、首钢长钢公司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积极鼓励老企业发挥对本行业耳熟能详的信息优势,通过上下结合、内外联合、自主整合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发以节能、节地、节水、减少污染为重点的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素质,实现由中高碳企业向低碳企业的转变。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一般意义上讲,涉及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它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正在实施的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的有利时机,并高度关注物联网的建设,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使之成为长治经济的新增长点。
    2.农业现代化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即: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强化环农服务体系,巩固农业基础设施。
    在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方面,要依托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的优势,拓展“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保险”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实施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突出抓好金泽玉米、沁州黄小米、世龙阿胶饮品、屯玉种业等100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10个集中连片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林业,突出抓好沁源、沁县、武乡、黎城、壶关、平顺等地的林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争取牛、羊、猪等各种畜禽养殖量和产品质量有新的提高。
    在强化环农服务体系方面,要重点扶持3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放心粮油工程“三网合一”,新建300家连锁农家店(便民店),建设改造14家放心粮油配送中心、220家示范店和100家经销网点。建设改造20个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150个乡镇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立农村流动农技站制度,公开招聘一批农村技师,搞好农业科技帮扶工作。建设市级和6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大力推广生态种养、秸秆利用、户用沼气等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农村循环经济体系。
    在巩固农业基础设施方面,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完成屯绛、鲍家河等5个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快吴家庄水库、屯谷水库、永和水电站、头水电站4个新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此外,要全面完成省里确定的农村“五个全覆盖”,解决3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为21个建制村新建水泥(油)路139.8公里,新(改)建75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编制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抓好239个省级重点推进村、300个市级整治村建设。
    3.市域城镇化主要着力于三大工程,即:城建工程,民生工程,现代服务业工程。
 城建工程,以“1+6上党城镇群”为重点,构筑环绕市区的大路网、供电网、供水网、通信网、绿化网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市区公共资源向周边县城延伸步伐。推进主城区和新区建设,搞好县城和中心集镇建设,每个县重点建设5个中心集镇,每个镇带动10个中心村快速发展。加快构筑“双城、双镇、双村”格局,发挥双方的辐射和吸纳作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到城镇务工创业,把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固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力争“十二五”时期,将全市城镇化率提高5至8个百分点。
    民生工程,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财力可能的最大范围内,坚持每年实施10项以上的惠民工程,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劳有其业、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大家各得其所,共建社会和谐。
    现代服务业工程,一是依托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以“资源型”物流为核心,以日用消费品、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农产品等物流为重点,构建汇集公路交通、铁路集装箱运输、航空货运、城市配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晋东南部的区域物流中心;二是立足得天独厚的山水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按照科学规划、高点定位、统筹城乡、一体布局的原则,打造亮点工程和精品工程,以太行山大峡谷、八路军总部为龙头,培育具有上党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三是服从于经济转型,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进一步优化长治宜居宜业的环境,发展休闲服务业,为负重前行的人们提供绿色宿营地,把魅力长治的名片叫得更响。
    在打造现代服务业工程中,还有两点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是清真食品用品。长治市区是回族穆斯林相对集中的区域,现有3万多人,历史上主要源于明代跟随朱棣皇帝的卫队和制作官服的宫廷人员。改革开放以来,长治回族发扬善于经商的传统,开发出许多清真食品用品,外出中东学习、营商、朝觐的人数多达上千人。当前,在中央领导呼吁密切与伊斯兰国家经济贸易合作的形势下,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发展清真食品用品产业链是重要课题之一。二是上党名吃和地方小吃。据不完全统计,素以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特色鲜明而著称上党名吃和地方小吃多达80余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年计划生育,在家能做饭、会做饭的越来越少。因而,大力发展以上党名吃和地方小吃为重点的餐饮业,不仅有利于扩大就业,而且有利于增加收入,有可能成为长治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4.城乡生态化主要着力于三大方略,即:城乡产业生态化,生活空间生态化,观念行为生态化。
    袁纯清书记提出要“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为我们展开一幅天蓝地绿、山清水碧、气爽宜人时代画卷。对此,我们要结合经济转型,积极推进城乡产业生态化,居民生活空间生态化,人的观念行为生态化,争取在“十二五”时期,使长治城乡面貌有新的更大改观。
    城乡产业生态化是城乡生态化的基石。要坚持资源“减量、再生、循环、低碳”的原则,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成长。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实施“环境友好型企业”计划,降低钢铁、水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比重,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逐步走上清洁生产、低碳生产、循环生产之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综合整治河流、水域、道路、农田林网等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全市农业走基地化、园区化、设施化的道路。加快发展低能耗、无污染、人性化、知识化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转型。 
    居民生活空间生态化是城乡生态化的核心。要以大量栽植适宜本地自然气候条件的树种为主,多植树、兼种草,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市区和小城镇林草绿化覆盖率,建设绿化长治。要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同时,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建设气化长治。要积极推进社区园林化建设和生态化居民休闲、文化广场建设,尽可能减少水泥硬化地面,创造舒适、惬意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建设净化长治。要科学规划与布局城市建筑、园林和休闲活动场所,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健康长治。
    人的观念行为生态化是城乡生态化的保障。要积极宣传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培养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道德观,逐步把生态、环保纳入法制化轨道,促使人们在吃、穿、住、行、用、娱等方面形成环保的行为模式和消费方式,使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蔚然成风。 
    三、在“转得好”上形成合力
    对这次山西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国家要求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并强调“试验”。既然是“试验”,我们的改革政策、范围、力度等就可以更加灵活。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认为,能否办好“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关系到山西及长治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影响到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据此,这里不揣冒昧,提出四项建议:
    第一,政府引导。经济转型发展,意味着非常规、跨越式发展,它不可能在严重滞缓、不断反复的自发过程中实现,而必须在开拓创新、组织演变的政府引导中推进。借鉴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先行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我们在经济转型的政府引导中应注重充分利用产业政策这一工具,影响和指导经济转型。其中,在产业结构政策上,重点宜放在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以及安排好衰退产业的撤让工作上。因为新兴产业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长治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妥善安排好衰退产业的撤让,才能为经济转型提供土地、人才、资本等多方面的发展空间。在产业组织政策上,宜结合不同产业的特点,一方面要培育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如生产性服务业,就多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技术政策上,宜营造一个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环境,包括招商引资、鼓励创新、产学研结合、完善技术市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
    第二,制度创新。重视政府引导和产业政策,是以市场运作为基础的。就经济转型发展来说,我认为最紧要的是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所谓市场进出规则,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和客体(商品和服务)进入或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在转型发展中,哪些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市场,哪些商品和服务进入或退出市场,必须在市场规则中反映出来,由市场进出规则确定,而不是某个部门说了算。所谓市场竞争规则,是指以法律手段维护公平竞争,使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够机会均等地取得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状况出售自己的商品和服务,并能够平等地承担税负及其它方面的负担。当前特别应注意在项目招商、土地出让中的各种腐败行为,包括幕后交易、排他性规定、不正当的竞争等,以避免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所谓市场交易规则,是指市场主体在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中应遵守的原则和行为规范。欲使各类市场主体都能按章办事,我们就要持续不断地改善市场环境,在转型发展中打造信用长治。
    第三,园区承载。经济转型发展,涉及各个地方各个方面,但囿于土地、资金、人才等有限资源的制约,齐头并进将分散力量,不如重点使用,划出一定的地域范围,实行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在单位面积上投入更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实行集约化经营。因此,我们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进行综合整治,具备地域扩张、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予以保留和扶持;反之,在裁撤旧区的同时,开辟若干富有特色的新区,促进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在集中过程中提高产品、工艺、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技术含量,新建工业企业原则上都要按产业相关性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以此改变现有的工业企业的分散布局。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都要密切跟踪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的动向,积极实施“信息化升级”、“制造业优化”、“服务业倍增”等计划,集聚一批新兴特色产业集群,以辐射和带动全市经济的转型发展。
    第四,全民动员。设立试验区,推动经济转型的崭新进程,预示着当代山西及长治将以空前的高速度和快节奏向前发展。这种跨越式的变迁绝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它也将有力地冲击人的态度倾向、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著名学者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讲“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的意识之中,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那些先进的制度和技术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因此,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光明前景,激发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类企业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才能,以一种创新的态度来处理各种事情,做到机遇把握好、方向瞄得准、推进力度大,同心同德,克难攻坚,切实打好这场决定山西及长治前途和命运的大战、硬战和兴晋富民之战。

友情提示
欢迎光临,更多信息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