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企如种,立根固本。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是省委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事关转型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工程。2022年,是全省“市场主体建设年”,我市高位高点推进,注重量质齐升,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动力。
翻开成绩单,市场主体同比增速尤为亮眼。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32.57万户,净增长6.9万户,增长26.93%。
成绩背后,是我市持续为经济细胞“强筋壮骨”的实干实效,更是我市助推市场主体加快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的信心所在。
优化环境 筑牢“增主体”服务盾
“1000万元流动贷款很快到账,切实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问题。”山西晋东南神话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浩说。
在该公司发展遇到资金难题时,山西银行长治分行先后为其发放贷款800万元和200万元。同时,考虑到是新建企业,前期投资较大,财务成本较高,还为其申请降低贷款利率,帮助降低整体融资成本,一系列实打实的帮扶举措让企业如沐春风,发展如鱼得水。
这得益于我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建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无贷户“两张名单”推送机制。
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首贷续贷服务中心,18家银行机构、5家保险公司、1家担保公司入驻,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用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各类市场主体。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5665笔,金额162.58亿元。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我市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关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倾心倾力做强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服务保障,厚植企业生长土壤。
建平台精准帮扶。市税务局联合山西成功集团公司,创建全国首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税收服务站,开展政策宣传、就业辅导、权益保障、精准帮扶等,构建起“绿色通道”,打通服务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推动安置退役军人47批5226人,帮助退役军人成功创业208名,208户退役军人创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1亿元,吸纳就业2428人,纳税信用优秀等级占比达95%以上,落实退役军人税收优惠5096万元。
全代办“保姆”服务。构建“三专三库三通一热线”的“3331”全代办模式,打造项目专办、项目专家、项目专员“三专”全代办团队,汇聚要素保障库、政策法规库、金融产品库的“三库”全周期资源,优化会议联通、热线联通、网微联通的“三通”工作体系,发挥12345热线全天候、多渠道优势,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2022年,各县区及开发区依托“3331”全代办模式办理事项2348件。
入企服务纾难解困。市科技局推行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首批5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累计服务企业500余家,合作开展省级重点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23项。市人社局在全省率先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开展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发放工作,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提高至90%。截至目前,为全市1649户企业发放补贴9122.42万元,惠及职工20.63万人。
涉税企业集成式智能开办服务、政府购买代理记账服务……一系列创新务实的举措,构筑起营商环境“新高地”,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形成推动市场主体发展的强大引擎。
政策支持 注入“活主体”强心剂
“一笔存量退税款7000元,一笔增量留抵退税款15万元,将近16万元的退税款,帮了我们大忙。”在山西祥德盛贸易有限公司为原材料采购为难时,留抵退税政策犹如及时雨,为他们解决了“发展之渴”。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涵养税源及时给市场主体输血。去年以来,我市持续以最大限度释放税收政策红利,以“税力量”助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最小细胞”,也是经济发展的“力量载体”。
2022年,我市全面实施市场主体倍增一揽子政策,印发《长治市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工作方案》,明确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制定《2022年市场主体倍增政策落实任务清单》155条和《2022年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落实任务清单》136条,明确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助力市场主体焕发生机、轻装上阵,跑出发展“加速度”。 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安排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支持壮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众创空间、科技创新平台等,安排人才开发专项资金2000万元、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8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各类专项资金4950万元;
强化金融服务支撑。推动出台《长治市加快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推出全省力度最大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措施,对81家上市企业及时兑现市级奖励资金117万元,组建全省规模最大担保公司。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融资担保35.86亿元,较2022年初增长83.15 %;
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出台《长治市市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和长治市科研项目经费和科技活动经费管理办法》《长治市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对82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众创空间、1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技术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主体,落实2000余万元奖补资金;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编制《长治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定23项具体政策措施,全力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出让标准地64宗4280.65亩,成交价款110387.7万元,“标准地”出让宗数全省排名第二;
强化项目投资激励机制。修改完善《长治市促进投资奖励办法》,对本土企业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一视同仁、同等对待,2022年兑现5家企业和1名项目中介人招商引资奖励3660万元,连续三年兑现招商引资奖励资金8963万元;
……
“包袱”更轻,步伐才能更快。我市以过硬“组合拳”,加快推动一揽子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举措落地落实,有力提振了企业信心,激活市场主体“一池春水”。
量质齐升 激发“强主体”动力源
涉税市场主体18.4万户,在实有市场主体中占比56.49%,排名全省第一;
民营企业净增长1.74万户,在新增市场主体中占比25.21%,排名全省第三;
“四上”企业新增513家,达到2351家,排名全省第二;
……
透过这些数据,我市市场主体量质齐升的成效可见一斑。
市场主体倍增,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质量的提升。
我市按照“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思路,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找准培育市场主体的发力点,聚焦“十大平台”载体建设,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挖掘增量、优化质量,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
实施链长制。重点培育24家市级“链主”企业,全力打造钢材深加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氢能、现代医药、光电(LED)等10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以链招商。
发展专业镇。筛选具备雏形和条件的64个专业镇加强培育,重点打造10个市级专业镇;推动上党中药材省级专业镇建设,开工建设潞党参深加工工业园区,依托振东、正来等龙头企业,全链条发展潞党参产业。
提升城市“烟火气”。重点打造2个“夜上党”地标,培育9个“夜上党”商圈,升级7个“夜上党”美食街区,同时在4个市辖区布局提升25个以上夜经济集聚区,各县布局3个以上夜经济集聚区。
建设高水平双创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孵化器5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7家、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双创基地15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3家。
打造开发区升级版、壮大楼宇经济、培育农村电商小镇、发展数字产业、打造文旅康养集聚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十大平台”的建设,各行各业的市场主体在物理空间、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上下游协作方面坐拥发展优势,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强化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分类施策、梯度培育,带动各类市场主体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精准发力鼓励“个转企”,制定《长治市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拿出1400万元奖励“个转企”工商户,2022年,全市个转企2306户。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和梯次培育计划,2022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 企业38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户,新增入库企业113户。“四上”企业新增 513家,达到 2351家,排名全省第二,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 641 户。
市场主体强,经济大盘稳。蓬勃发展的市场主体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激荡起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